乡村振兴服务团队
一、团队名称
魏振林·乡村振兴服务团队
二、团队带头人简介及团队照片
团队带头人简介:
魏振林,男,农学博士,教授。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在纳米农药和纳米肥料领域有较为丰富积累。
团队照片:

三、团队研究方向
团队主要分为3个研究方向:
方向1:纳米农业技术研究
1.围绕德州市主要农作物中的重要疾病,制备纳米农药进行防治并开发病原菌快速检测传感器,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2.针对养殖业中主要病原菌,利用中药植物开发功能饲料,减少抗生素使用。
方向2:耕地地力提升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
围绕中低产田地力提升,一是开展作物水肥管理优化、土壤分析、有机肥利用、作物-土壤模型研究,优化作物高产高效和固碳减排的田间管理策略;二是开展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农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
方向3:中药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围绕四君子汤(茯苓、党参、白术、甘草)开展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注重其养胃健脾功能,进行工艺研究,分析食品中中药材含量,确定质量标准,进行生物学评价。
四、团队基本情况
本团队由12名相关专业教师组成,其中博士11名,硕士1名。专业涉及农学、药学等领域,能为我市农业或中草药生产类企业或者产业提供一定的服务支持。目前,团队已有国家级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同8项,发表SCI科研论文57篇。并多次开展下乡服务,其中近年来组织约200余名农学博士教授参加。
五、团队服务地方典型案例
1、2023年,我单位负责了庆云县农户施肥监测项目及乐陵市、德城区的施肥监测与化肥减量增效任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选取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设施番茄五种作物,对400余户代表性农户进行定点监测。完成数据收集后,上传至全国农户施肥信息监测系统,并按规范建立了三地农作物施肥数据库。围绕化肥使用强度、结构、有机肥应用及施肥方法等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编制了多项专题报告,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项目深入调研了三地化肥施用现状,揭示了不合理施用问题,并通过科学实验与专业指导,推动了科学施肥理念的普及。该项目对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2023年以来,我单位与德州博发养殖有限公司联合启动“鸡粪有机肥施用改良土壤及提高作物产量技术模式研发与示范”项目。旨在通过将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后的鸡粪有机肥应用于粮食作物,促进种养循环,改善土壤质量,提升粮食产量与品质。鉴于当地缺乏明确的鸡粪有机肥施用技术和标准,本项目通过大田试验,评估鸡粪有机肥改良土壤的效果及其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经过两年的持续监测与研究,初步确立了适宜当地的鸡粪有机肥施用方式与施用量,为后续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2023年开始,我单位与山东来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碳量子点与硅肥协同作用的研究,发现利用农业废弃物合成的碳量子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对铜离子和铬离子具有吸附作用,可特异性的检测2种离子的含量并通过与之结合而降低其对植物的危害性。二者共同复配后,对于绿豆和小麦在铜胁迫下的生长具有更明显的缓解作用,可以发展为高效农业肥料。
乡村振兴服务团队专家团队成员信息表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成果 |
备注 |
1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魏振林 |
男 |
1974.10 |
教授 |
博士 |
生物化学 |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6篇,获得农业领域相关横向课题3项 |
团队负责人 |
2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张红 |
女 |
1971.08 |
副教授 |
博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近几年主持市厅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项目5项,到账经费91.44万元,获德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
3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李伟 |
女 |
1991.02 |
副教授 |
博士 |
生物药物分析 |
近年来主持国家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4篇 |
|
4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李艳梅 |
女 |
1981.10.07 |
讲师 |
博士 |
小麦真菌病害;耕地质量提升 |
发表学术论文3篇;德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 |
|
5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刘凯 |
男 |
1994.05 |
讲师 |
博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篇 |
|
6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王学颖 |
男 |
1993.08 |
讲师 |
博士 |
天然产物的合成与修饰 |
近年来发表论文4篇 |
|
7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孙尚 |
女 |
1995.01 |
讲师 |
博士 |
作物遗传育种 |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7篇 |
|
8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马姗姗 |
女 |
1995.01 |
讲师 |
博士 |
纳米农药合成 |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篇 |
|
9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段慢慢 |
女 |
1995.06 |
讲师 |
博士 |
农药毒理与实用技术原理,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 |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6篇 |
|
10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林敏钊 |
女 |
1995.07 |
讲师 |
博士 |
纳米药物递送技术的研究,包括基因、蛋白以及小分子药物的递送技术 |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篇 |
|
11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吴芬 |
女 |
1984.12 |
讲师 |
博士 |
药物生物传感器,纳米农药制剂,纳米农药快速分析技术 |
发表SCI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
|
12 |
乡村振兴研究院 |
张淑鹏 |
女 |
1984.12 |
助教 |
硕士 |
糖尿病药理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