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派的609位第二轮省派“第一书记”参加誓师大会后分别奔赴所帮扶村,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光荣而又神圣的历史任务。在这支队伍中,有1位是来自德州学院的刘德稳博士,他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在中央与省委的号召下,积极报名自愿成为第二轮省派“第一书记”的1员,到贫困农村从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一、农业博士发挥科技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初,刘德稳博士认为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行业资源的支撑,为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应该是一件很好做到的事情。所以,满怀热情的来到了夏津县银城街道王皮庄村。但是,从进村的第一天开始,眼前的一幕让他倍感意外。王皮庄村是一个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村,耕地面积930亩,人口186户,680人左右,其中贫困户 34户,贫困人口84人;无村集体收入,无村办公场所,农民基本靠种地和养殖少量畜禽维持生计。种植结构简单,仅仅是小麦和玉米为主;养殖都是零散的庭院式饲养,养殖户家中的畜禽粪便满院、恶臭冲天,人畜共处的养殖现状把这个从事多年农业研究的博士惊呆了。同时,也让刘德稳博士意识到自己帮扶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刘德稳博士想起在“第一书记”培训班上高晓兵部长的讲话:“要想做好第一书记的工作,首先要当好一个好学生,必须向农民学习”。于是,他决心逐一拜访贫困户,详细询问他们脱贫致富的愿望与想法,寻找破解难题的途径。通过近3个月的深入农户调研和外出学习考察,初步确定以王皮庄村现有农业结构为基础,发展特色种植业或科学养殖业。刘德稳博士首先规划在村西头流转30亩地,利用省扶贫专项资金,建立养殖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事情并不像起初想象的那样,困难来了。刘德稳博士带领村“两委”向县土地管理局曹局长咨询土地性质问题时,曹局长说:“刘书记,王皮庄村西的30亩地不能修建地上建筑物,有一部分是基本农田”。这样的结果给刘德稳博士当头一棒,像一瓢冷水泼在他的头上。针对这个困难,刘德稳博士并没气馁,便多次向县土管局和乡镇土地部门协调,终于把土地置换了,变成可以修建养殖舍的土地。土地流转成功后,正在刘德稳博士满腔信心,积极筹划合作社养殖项目时,县畜牧局领导来到村里,并宣布了养殖场场地选择标准等文件,由于拟规划建设的养殖合作社距离村庄和主要交通道路不到500米,而被明确禁止修建,使刘德稳博士再次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的扶贫项目。
另外,王皮庄村有悠久的果蔬种植历史,九十年代,村内有大面积果园,种植的甜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在周围集市供不应求,至今一直被广大群众津津乐道。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富农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加之果蔬价格的上涨,果蔬种植已经成为走向富裕的捷径。刘德稳博士与村“两委”班子经过召开多次会议商议,确定在村西头流转的30亩地投资建设高标准的钢结构春秋果蔬大棚,种植特色水果和蔬菜,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修建高标准钢结构春秋果蔬大棚项目确定后,立即利用省组织部与省扶贫办的专项扶贫资金100万,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分为3期在王皮庄村西30亩的流转土地上修建高标准钢结构果蔬大棚12个和400米深井1眼,每个春秋大棚长度100米,跨度16米,净占地面积约为2.4亩。大棚建设完成后,与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多次召开会议商议,确定12个春秋大棚由新成立的金碧园果蔬种植合作社负责,采取合作社+农户+村支部的模式运行。合作社将部分建设大棚以租赁的方式租赁给村内贫困户或致富带头人,全村贫困户既可以现金或土地等形式入股分红,又可以在合作社内工作获取劳动报酬。村支部也可以入股参与,村支部收入归为集体收入。
自2015年-2016年,在德州学院刘德稳博士的技术指导下,王皮庄村利用新建的12个春秋果蔬大棚,先后种植羊角蜜甜瓜、绿宝甜瓜、“疼人”葡萄和蔬菜等。通过刘德稳博士及其德州学院其他教授专家的技术指导,明显提高了甜瓜的产量和降低了甜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其中羊角蜜甜瓜和绿宝甜瓜亩产可达6000-8000斤,市场价2-5元/斤。在寻找甜瓜销售渠道上,刘德稳博士还通过德州学院党委、组织部、校团委以及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的各级领导、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内多次开展购买“爱心甜瓜”的活动。在德州学院老师的帮助下,“爱心甜瓜”还成功销售到德州浙商银行、德州市委市政府、德州百货大楼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德州学院全体师生的帮助下,先后帮助农民朋友销售甜瓜约40000斤,按每斤3元的价格计算,帮助农民朋友创收12万元。因此,刘德稳博士在德州学院的另一个称号,便是“卖瓜博士” 。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德州学院还多次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瓜棚、养殖户和果园进行技术讲课和现场指导。分别针对羊角蜜甜瓜白粉病的控制和大棚种植管理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保证了羊角蜜的高产稳产。
除此之外,刘德稳博士利用自己专业优势,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养殖问题。徐学领是王皮庄村一个普通养猪户,饲养育肥猪规模在200头左右,在刘德稳博士进入他的猪舍时发现,他饲养的母猪普遍采食量低、被毛粗乱、个别母猪还出现呕吐、咳嗽和便秘,体重明显下降,经过刘德稳博士诊断,初步确诊为霉菌毒素中毒,导致母猪肝脏和肾脏功能衰竭。于是,刘德稳博士在母猪饲料中加入用于排出肝肾毒素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改善母猪消化功能,排出母猪体内积累的霉菌毒素,10天左右母猪采食上升,被毛光亮,便秘消失,母猪的泌乳性能和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除服务于王皮庄外,刘德稳博士还为夏津县其他14位第一书记帮扶的贫困村指导。雷集镇的小石庄村内有许多养殖笨鸡的养殖户,他们基本不懂怎样配制饲料,刘德稳博士经过对笨鸡养殖户实地走访,了解他们的养殖现状,为他们科学的配制饲料,增加饲料中矿物质的含量,提高了笨鸡的产蛋量和笨鸡蛋品质。



二、农业博士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绿化新农村
除完成产业项目,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之外,刘德稳博士利用山东省组织部和省扶贫办的专项资金,对王皮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改善。(1)修建“一进一出,两纵三横”长度合计为3000米的村内公路,为村民外出提供方便;(2)建设占地26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大院与体育健身广场,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健身的综合场所,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3)架设45盏路灯,亮化了村庄;(4)绿化村内大街,共计栽植国槐180棵、梧桐620棵,白蜡600颗;(5)总投资约5万元,完成总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的农村墙体喷漆和彩绘工作,美化和净化了村庄;(6)建成藏书500本的农村书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种植和养殖技术;(7)为村内添置电脑、电视机、投影仪、音响、锣鼓、乐器等农村文化院设备;(8)铺设地下自来水管道,让全村村民饮用安全卫生的黄河水;(9)加高了高压线杆,改善了村内高压电网。
三、农业博士圆满完成扶贫任务,与帮扶村情谊更加深厚
两年的帮扶工作很快结束,在刘德稳博士离开帮扶村时,村内老百姓一早就集合在新修建的休闲健身广场,自发组织锣鼓队,敲鼓打锣进行欢送,老百姓的诚心挽留再次湿润了刘德稳博士的眼睛。由乡镇领导参加的送别会上,村“两委”领导班子、已退休的老村支书和老村主任、村民代表以及贫困户代表分别发言,表达对刘德稳博士的感激之情。并赠予刘德稳博士锦旗和“荣誉村民”证书。送别会结束后,由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十几人亲自开车把刘德稳博士送回德州学院,并与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领导进行座谈。并以此为契机,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与王皮庄村达成帮扶共建协议,将王皮庄村建设成为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现场为“德州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揭牌。从此,德州学院与王皮庄村建立了长期的服务和合作关系,续写科技教育扶贫美好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