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牟光波被选派为夏津县后赵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按照山东省委组织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抓党建,促脱贫”的指导思想,认真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农村基层班子
牟光波来到后赵庄村后,首先通过建章立制,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以及“三会一课制度”等四项规章制度;二是积极开展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七 一”建党纪念日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机会,把全体党员聚集起来,通过搞活动来凝聚人心;三是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通过给村两委班子成员提供工作平台,大胆使用村干部,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树立威信;四是开展慰问活动,传递党的温暖,增强党的威信。
二、延伸地瓜产业链,拓宽乡村致富路
针对帮包村的实际情况,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大力发展地瓜特色农产业,形成了地瓜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切实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道路。一是克服用地指标难批、土地流转困难、资金缺口大等重重困难,筹建完成占地30余亩的地瓜批发市场,目前日交易量达到500吨。其中,4个轻钢结构交易大棚共占地3900平方米;2160平米的门头楼已有21户经营业户进驻经营;交易区的11000平方米地面全部硬化,可同时容纳100余辆车辆进行交易。二是筹建了夏津县后赵庄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地瓜育苗、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其中50余亩育苗基地全部采用脱毒试管苗种薯育苗,出苗2000余万株,可供应5000亩脱毒地瓜种植,自营种植基地1000亩,带动发展合作社农户种植4000余亩,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300余人,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筹建大型地瓜储存窖1座,小型地窖20座,年可储存保鲜地瓜2500吨。采用高温愈合杀菌等高新技术,保证了地瓜储存的安全性和新鲜度。四是投资380万元兴建地瓜加工厂一个,年可加工6000余吨红薯,深加工产品包括薯片、薯干、薯泥、冰薯等十余种红薯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红薯等附加值,提高了次薯等消化能力。五是利用第一书记资源和平台,做好地瓜产业帮扶。举办后赵庄“科技大讲堂”三期、为兴达种植合作社提供一代脱毒种薯200斤,可育苗4000株,并为合作社申请了“鄃薯”牌注册商标;争取县商务局农村电商发展政策扶持资金20万元,筹建“康乾盛世”农村电商服务公司,大力发展线上地瓜销售业务。六是大力拓展地瓜销售渠道。在原线上线下销售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业的直播带货团队,直播团队工作人员20人,主播、运营、剪辑、摄影、外联等部门核心工作人员以退伍军人为主,主推三农产品、夏津特产,使得红薯及加工品销往全国。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
依据省委组织部《行业扶贫政策》对改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求,2015年投资157.5万元为后赵庄村修建水泥公路4.5公里;投资5万元兴建了农村书屋,藏书2500多册;投资3万元扩大农村电网容量,为该村地瓜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投资7万元全部安装使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问题;投资10万元进行危房改造7户。另外,投资5万元为村内添置电脑、电视机、投影仪、音响等农村文化娱乐设备;投资3万元绿化村内大街,共计栽植木槿、海棠、紫荆共450棵;投资6万元为村内安置52盏太阳能路灯。2016年又兴修了文体广场1200余平方米,包括篮球场、健身器材区、文化表演广场等。修建了村民服务中心9间;为村民服务中心购置了可以容纳50人的会议桌椅等,为扶贫办公室和村民接待室购置办公用品等。利用上级绿化环境政策资金7万元,为改善村容村貌,种植观赏树木1000余棵。通过县文化局帮扶,修建了占地200余平方的“乡村记忆馆”和“地瓜博物馆”,利用2016年一事一议政策资金20万元,征地14.5亩,开挖了五个宽6米,深5米,长度100-150米不等的垃圾处理池,极大解决了村内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使后赵庄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截止2016年底,村里已经实现道路通畅;电力保障方面,实现生产生活用电100%保障;饮水安全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全部实现饮用自来水,灌溉水井和引水沟渠基本健全;危房改造和农村垃圾处理方面,为村里开挖垃圾填埋场两处,极大缓解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社会保障方面,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文化建设方面,村里实现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广播电视全覆盖,修建了农村书屋、阅览室,文化大院、文体广场也修建完毕;贫困村信息化方面,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扶持农村电商三家;卫生和计划生育方面,拥有两家卫生室,全部建立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生态环境方面,在去年主要街道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上,又植树1000余株,美化了环境和村容村貌。
四、遵规守纪,履职尽责
两年来,牟光波始终严格遵守夏津县“第一书记”党支部的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出勤制度,积极参加夏津县“第一书记”例会,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严格要求银城街道“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各项工作。通过制订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制度,使“一事一议”工程都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做到财务公开透明,让村民心里亮堂,带动了村两委其他干部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作风。
两年来,牟光波带领村两委干部,利用“第一书记”政策,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项目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全村百姓的称赞,由于扶贫工作突出,荣记夏津县政府“三等功”一次,受到山东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牟光波表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继续助力美丽农村建设。

